6月29日,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新时代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未来”广州学习沙龙系列活动第十三场在广州市社科联会议室举行。本场沙龙活动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教授主持,广州市社科联谭晓红副主席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光明日报、南方日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媒体代表4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广东外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教授作了“新时代外交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完整表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的主题发言。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思想渊源;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实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逻辑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讲话中的“十个坚持”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宣传部胡文涛部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周方银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艳红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傅薇副教授分别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施路径”“中国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与阶段任务”“习近平的‘生命共同体’思想与国际环境合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践行‘走在前列’的思想理念”为题作了主题发言。
自由发言和讨论环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义天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龙柏林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教授、祝全永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揭晓教授、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奋根教授、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教授等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与本质特征,分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对当今国际关系变化的特点与趋势,中国外交的思想理论创新与体制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讨论,联系广东对外开放前沿的实际,提出了广东实践习近平外交新思想,扩大对外开放的思路对策和行动措施。
谢迪斌做了会议总结,他认为,本次“广州学习沙龙”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各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沟通,为打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社科学术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才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学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