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主办,广州市党建研究基地承办的“思想引领未来”广州学习沙龙系列活动第十四场在市社科联举行。本场学习沙龙主题为“伟大工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广州市社科联谭晓红副主席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马星光教授等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委党校、广州市委党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州市社科联干部、媒体代表等共约40余人参加了活动。会议由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广州市党建研究基地主任尹德慈教授主持。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马星光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作为统领党的建设全局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作出的新论断新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实践中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
中山大学党建研究所所长郭文亮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三个导向”:一是人民导向,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和认识问题,反映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意志,体现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观,切实把人民需求转化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追求;二是问题导向,切实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三是时代导向,要根据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统领地位,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教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文化产品内容监管和文化阵地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文化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广东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所长刘朋教授认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长期执政和党的全面领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不断改革创新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教授指出,在新时代要始终保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最为重要的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灵魂、融入血液。
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三虎教授、广州市委党校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主任敖带芽教授、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武三中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项赠副教授、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王超副教授、广州市委党校荔湾分校常务副校长陈剑玲分别以“准确把握全面坚持党的领导的新时代内涵”“执政话语创新三题”“习近平制度治党思想的鲜明特色”“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逻辑主线”“把握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政治逻辑”“党领导基层治理实证研究”为主题作了交流发言。
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尹德慈教授对本次学习沙龙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研讨活动组织有序、安排合理、成果丰硕,来自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工作性质的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关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启迪了思维,达成了共识,必将对推动广州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